
百姓热线5月23日报道 昨日,延吉各个新闻媒体发布了“发展大坡”封闭的消息。今天13时许,记者来到“发展大坡”,发现项目组已有序开展前期工程准备工作。站在大坡最高处俯瞰延吉——发展,这个大坡真正见证了延吉发展!
大坡封闭 项目前期工作已展开
在“发展大坡”施工现场,一位施工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天5时30分,施工单位开始入驻,将“发展大坡”东西两侧进行封闭。
“今天东侧用了塑料封条和锥筒进行了简单围挡,西侧用的是路边石。但是仍有一些车辆选择从这里通行,今天我们是派人专门在这盯着,明天我们会进行正式围挡。”工作人员说。记者看到,大坡两侧堆放着今天刚挖出来的路边石,钩机在大坡北侧进行作业施工。现场虽有围挡措施,但仍有车辆试图“冲坡”,尤以外卖摩托车居多。
“这个坡很陡,而且路边石也被清理出来了,来回是工程车,可无论怎么劝说,个别外卖摩托车还是不听劝阻。”工作人员说。
记者在施工现场见到了项目负责人查国军。查国军说,“今天我们将路边石挖了出来,拆除路灯杆9处,还有4处,近日,我们准备为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修出一条便道。”据介绍,“发展大坡”坡度有30多度,施工后坡度仅为10多度,高度上将减少9米左右,有效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未来的大坡 确实值得期待!
据介绍,目前“发展大坡”的实施方案还未正式敲定,考虑到市民出行、市容美观及实用性,原大坡将向北侧拓宽,初步确定该路为22米宽,整个路面的横断面成凹形,即大坡两侧是陵园祭奠专用便道各有4.5米,明显高出路面高度。大坡中央是13米,包含9米的车道和两边各2米的人行便道。大坡上方有棚顶,可做停车场。
“方案还未最后敲定,这个项目工期紧,难度大,市里相关单位和领导都特别重视,我们会认真做好施工工作,确保施工工程质量。”查国军说。
关于大坡的那些记忆,你还有多少?
“30后”的姚先生:以前发展这面特别荒凉,这条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已经不记得了,只是上世纪80年代初领着孙女到公园时,走这条路还有点记忆,那时候路很窄,泥泞得很,尤其是下雨天,深一脚浅一脚的。
“40后”的李先生:以前大坡附近都是林子,走得人很少,可是你看现在,这里发展多快啊!
“50后”的梁先生:我以前经常骑摩托车从那条路走,最开始是土路,然后是沙子路,现在是水泥路,这修完道不就变成柏油马路了吗?这条路早就该修了,路窄,坡陡,有时候摩托车都骑不上来。
“60后”的杨先生:以前在汪清上班,单位包车到体育场看球走的就是这条路,那时候应该是1983年或者1984年,道特别窄,基本都走路去看球。
“70后”的邓先生:我是2007年搬到大坡附近经营企业的,那时走这里的车很少,晚上也是黑灯瞎火的,现在走这里的车越来越多,尤其是夏天,晚一点回来,有时候车都开不进来。夜晚灯火阑珊好不热闹!
“80后”的张女士:小时候学校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那会都是沙子路,小布鞋踩着沙子路特别滑,尤其是快到坡顶,都不敢往下看,特别害怕。
“90后”的姜女士:开了四年车,今年清明节走“发展大坡”,到坡顶时,前面车突然熄火了,本来自己手法还行,结果也给憋停了,在大坡上面车就起不来步了,最后好几位交警给推上来的,把我吓得够呛,这回终于修路了,上班也更方便了!
延吉“发展大坡”位于延吉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北侧,延吉西山街烈士陵园路段,是连接延吉市西部到北大区域的捷径。据了解,延边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92年,建园前,延吉“发展大坡”就已经存在,随着机动车通行率逐年提高,原来的那条羊肠小道变为了今天的“发展大坡”。它见证了延吉经济的发展,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如今,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发展大坡”将会迎来全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