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上午,延边州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州政务中心隆重召开,延边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延边足球协会秘书长李东哲同志被授予“延边州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表彰。
李东哲同志于1985年毕业于延边大学体育学院。33年来,该同志始终默默耕耘、兢兢业业,为延边足球事业腾飞做出了突出贡献。
扎根基层,为延边青少年足球事业勤奋耕耘。该同志1985至1990年的5年时间里,任延吉市第三中学体育教师,鉴于对足球运动情有独钟,足球专业知识丰富,教学基本功独特、视野开阔,积极吸纳日韩及欧美等国足球运动教学经验,抽调到延吉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担任足球队教练员。5年里,共培养优秀足球运动员200余人,多次在全国足球比赛为我州争得荣誉。
业精于勤,为延边乃至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做出贡献。1990年以来,该同志是全国第一批考取的中国足协职业联赛足球裁判员。1994年,中国足协开始职业联赛,基于该同志带队延边足球青少年的优异成绩,中国足协经过层层选拔,该同志成为延边在中国职业联赛执裁的第一批裁判员。至2003年,因年龄从中国足协职业联赛足球裁判员岗位退役,又走上比赛监督岗位,连年被评为中国足协职业联赛优秀裁判员。13年间,不仅为中国职业足球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通过执裁,勤奋学习,将全国各地成熟的足球教学经验和理念带回延边,在教学实践中融会贯通,为延边足球曾经在全国职业联赛上创造的辉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夯实基础,为延边足球事业二次腾飞呕心沥血。2003年,延边职业足球正处于低谷期,该同志临危受命,到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工作,兼任延边足协秘书长,承担代管职业足球工作,筹划建设职业俱乐部,通过多年没日没夜的狠抓队伍建设,延边足球冲出低谷。2015年,延边队中甲夺冠冲超。多方衔接,为延边队引进了老百姓口中的“朴帅”—朴泰夏。2016年,协助延边队中超联赛取得第9名。2017年,组织委派,协助俱乐部工作。同年,协助民营朝鲜族企业家金学健,筹建延边足球史上第一个民营俱乐部,创造了仅2个多月就完成组队,不足4个月就参加中国足协业余联赛,当年参赛当年成功冲乙的奇迹。使延边职业足球再添一支新军。在此期间,他往返奔波于延吉和珲春间,千方百计帮助北国俱乐部落实珲春为主场赛区城市,开赛前仅一个月,就帮助协调完成了体育场维修改造、安保任务落实等诸多繁杂的工作,使球队轻装上阵。延吉市中甲、中超赛区,连续14年被中国足协评为全国最佳赛区奖、最佳球迷人气奖和全国赛区优秀商务工作、优秀接待工作和优秀体育场等奖项。
赛训结合,为搭建延边足球青少年训练体系兢兢业业。他始终把青少年足球作为重中之重,从基层和基础入手,强队伍、建班底,成功走出了一条在全国独特的赛训结合青训模式。形成了班、学年、校内和校际、县市、全州六级常态化联赛机制,每年举办“校长杯”、“市长杯”、“州长杯”等校园足球比赛1000多场次,参赛球队300多支、6000多人次。建设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0所以上,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达5000多名。连续六年,组织足球青少年海内外训练营活动。组织各年龄段梯队,全部参加中超精英梯队联赛。延边职业足球95%以上的球员由本土培养。10余年间,全州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注册达到1370人,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言传身教,为延边足球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建设倾尽全力。2010年,针对延边足球执裁、执教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他主动筹划,积极争取中国足协政策支持,到各学校现场教学,引导体育教师和社会人士投身足球裁、教学习。每年,组织校园足球教练员中国足协D级班、亚足联C级班培训。目前,全州足球教练员获得D级资格达185名、C级达28名,裁判员国家二级60名、国家一级26名、预备国家级5名、国家级3名,中国足协裁判员讲师1名,极大满足了全州各级各类足球训练比赛的需求。
靠前服务,为延边足球产业发展壮大奔波忙碌。2015年,延边本土朝鲜族民营企业家有意向在我州建设足球产业园,这是一件在延边足球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他听到消息后,积极介入,协助企业开展前期工作,积极奔走,呼吁各级各界给予全面帮助,打消企业投资顾虑,促成企业投资决心。2017年,中国龙井海兰江足球产业园项目启正式启动,总投资7.5亿元,规划面积70万平方米,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当年主体工程建成,二期工程2020年投入使用。共建设室内足球场4块,室外足球场19块,配套建设青训基地、足球学校、足球博物馆等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我国北方足球训练基地,填补吉林省的空白。
2017年开始,着眼于延边足球未来5到10年的长远发展,他深入思考谋划,向组织提出编制延边州《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的思路,争取延边大学体育学院支持,组建专门班子,正式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
足球是延边最耀眼的一张名片。延边“足球之乡”的美誉唱响海内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东哲同志始终在足球事业的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践行听党话、跟党走、服务人民的庄严承诺,始终在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征程中,甘作一颗螺丝钉、一个加速器,默默无闻、兢兢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