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汪清县大川街道南山社区以“映山红”党建品牌为引领,构建“队伍红、阵地红、服务红”的“三红”体系,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图景。
建强红色队伍,筑牢治理根基
社区治理,队伍是关键。南山社区以“双报到”党员为骨干,凝聚400余名志愿者力量,组建全域覆盖的“山小志”志愿服务联盟,下设“山小课”“山小助”“山小艺”等6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构建起“纵向到楼栋、横向到单元”的立体志愿服务网络。
党员干部主动作为,累计认领群众“微心愿”95件,从为独居老人送医送餐到为困境儿童筹集学习用品,用点滴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走访帮扶中,征集治理“微建议”134条,开展“民族文化进社区”“公益帮扶暖人心”等活动50余场,畅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优化红色阵地,织密服务网络
聚焦居民“家门口的需求”,南山社区以“书记加油”项目为抓手,盘活闲置空间,打造红石榴书屋、儿童科技馆、书画室等9间功能室,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日均服务居民超300人次。延伸服务触角,在街心公园、居民小区等场所设置4处“红石榴议事亭”,成为群众议事协商、休闲交流的重要平台。
依托“红石榴议事亭”,累计召开“板凳会议”76场,协商解决停车难、飞线充电等民生问题32件;举办“籽籽同心话团结”演讲比赛、“推广普通话・绽放文明花”等主题活动14场,创新开设《中华文字之美》《咬文嚼字》视频专栏,制作节目61期,让阵地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团结的“红色磁场”。
强化红色服务,厚植民生福祉
以“千百万”工作机制为依托,南山社区建立“网格长季度遍访千户”制度,9名网格长走街串巷收集居民需求。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协调职能部门解决老旧管网改造、地下水管破裂等难题;针对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行“双亲”帮扶行动,由在职党员担任“代理亲人”,定期上门陪诊购物,邻居担任“邻里亲人”,常态化电话问候,累计开展送餐送医、义务理发等服务150余次,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民生改善中持续绽放。
深化品牌赋能,激活治理动能
“映山红”党建品牌既是工作抓手,更是精神传承。南山社区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线下开展“炕头微宣讲”“凉亭微党课”30余场,邀请老党员、先进模范讲述社区变迁故事;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发布治理动态、便民信息,形成“三红”体系协同发力的治理格局,推动社区治理从“政府独唱”向“多元合唱”转变。
“映山红花开满山,党的光辉照边疆。”南山社区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续深化“三红”体系建设,全力推进“三共四同”互嵌式示范社区创建,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效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
来源:延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