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姜丽从事教育事业的信条,也是她28载教师生涯的真实写照。
姜丽是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综合高中部数学教师。从教28年来,她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赤诚转化为对学生的倾囊相授、关怀备至。因为这份不计回报的爱,她也被学生们爱戴着,成为一届届学生口中的“姜妈妈”。
姜丽对学生的爱体现在悉心传道授业解惑、激活学生潜质上。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人才需求不断变化,职业教育体系日益发展与完善,对口升学成为一种针对中职学生的高效升学方式。为了让学生走上更顺畅的升学之路,有更多选择与发展空间,姜丽潜心研究,开发推行了适合中职学校文化课的“三单导思,四步求知”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吉林省对口升学考试中,姜丽的4名学生获得了数学满分。
姜丽对学生的爱,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真心关怀、心灵慰藉上。
家住偏远农村的李明(化名)是姜丽的学生,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姜丽第一次去李明家家访时,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土路。当她气喘吁吁地到达李明家后,看到家徒四壁,心生怜惜,当即征得李明母亲的同意,将孩子接到自己家中看护。从那以后,姜丽将李明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但免费吃住,还悉心为他辅导功课,直至他考上大学。
贫困学子姚磊(化名)和弟弟相依为命,一度想要放弃学业。姜丽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将姚磊兄弟俩都接到家中,像母亲一样照顾日常起居,为他们购买衣物和学习用品,帮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在姜丽的照料和辅导下,兄弟俩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学生方华(化名)在住校期间不慎被开水烫伤,年迈的外婆住在农村无法及时赶到,姜丽第一时间把她送到医院救治,避免了更为严重的后果。父母离异后独自生活的学生刘强(化名)夜里突发急性阑尾炎,姜丽将其送医后,又为他办理了住院手续,垫付了手术费,并在手术单上签字。为了不耽误即将高考的其他学生,她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奔波于医院和学校之间,送饭送菜、悉心照料刘强。当看到身材瘦小的姜丽老师左手拎着饭盒、右胳膊挎着换洗衣物和水果满头大汗地走进病房时,刘强感动得失声痛哭……
像春蚕吐丝那样竭尽心力,像蜡炬成灰那样发挥光热,像春风化雨那样滋润心田。28年来,姜丽将所有心血都给了她热爱的教育事业、给了让她牵挂的困难学子。2012年,心怀大爱的姜丽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令全校师生敬仰不已。
在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人人都知晓姜丽,知道她带过很多届学生,知道她对每个学生都疼爱有加,知道无论平日里多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她面前都会变得懂事乖巧。每次有人问:“你们为什么‘怕’姜老师?”学生们总是这样回答——
“我们不是怕她,是爱她、心疼她、敬重她!”
“我们心疼姜妈妈,因为她衣着简朴、省吃俭用,但每次资助患病或贫困学生,却总是‘一掷千金’。”
“我们敬重姜妈妈,不仅因为她教我们知识,更因为她教会我们即使不能胸怀天下,至少要心系社会。”
……
正如学生们所说,他们在姜丽给予的爱的滋养下,树立了信心,点燃了梦想,成为了一个又一个像姜丽一样发光发热的新个体。
“如果爱能改变孩子的一生,那么我愿意毫无保留地付出!”姜丽坚定地说。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