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因盗窃被抓的矿工袁某被警方作出取保候审处理。
春节期间,珲春市板石镇某煤矿保卫科向河南派出所报案时称,从去年7月份开始,该矿井下的LED防爆巷道灯不断丢失,已经丢了十几个了。接警后,民警通过询问得知,被盗的防爆巷道灯位于地下1000米处,因此基本排除了外人作案的可能。由于矿区内的视频监控资源有限,该矿地理位置偏远,周边可调用的公共视频资源无法为破案提供线索,于是,民警针对该矿工人基本都居住在板石镇的特点,开展了地毯式的排查。
“正月里,很多居民的家门口都挂着大红灯笼。可是我们在排查过程中,却发现一处民宅院里的‘灯’格外亮,也比其他人家的‘灯’大许多,感觉十分刺眼。”民警对记者说。当民警走进这处民宅,发现房檐下、院道边竟然挂了十几个“大灯”,每盏灯的外面还套了个塑料袋。随后,办案民警将情况反馈到河南派出所研判室,研判结果显示:该处民房现为租赁状态,暂住户为袁某,男,汉族,32岁,吉林省扶余市人,且正是被盗煤矿的井下工人。
当民警向其询问灯的来源时,袁某吞吞吐吐、交代不清。见状,民警拽掉了套在灯上的塑料袋,又拿出被盗巷道灯的原照片给袁某看时,袁某低下了头。据袁某交代,他用煤矿井下防爆灯装点自家院子,是为了让人看上去感觉有档次,邻居们也能对他高看一眼。于是,袁某自2017年7月开始,趁人不备剪断灯线将灯放进背包,下班后就偷偷地带回家自行组装,共分5次盗窃了12盏巷道灯。
自作聪明的袁某还用塑料袋把灯套上,认为可以混淆视觉,不会被发现,然而经过他“装点”的院子是亮了,可他的这段人生路却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