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智慧体育首页 > 看资讯 > 新闻资讯 > 把青春献给六圈赛道 中国速滑“四姐妹”逐梦不停歇
把青春献给六圈赛道 中国速滑“四姐妹”逐梦不停歇
来源:搜狐体育   发布时间:2018-02-22   


我们是成功申办北京冬奥会的受益者


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冬季运动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郝佳晨、李丹、刘晶、韩梅就是其中的受益者,2017年5月,国家队将她们召集到一起,开始集中训练集体项目,在教练王秀丽的带领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队伍取得了本赛季世界杯分站赛第四名的好成绩,并成功拿到平昌冬奥会的入场券。


19日,郝佳晨、李丹、韩梅组队,在平昌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团体追逐的比赛中排名第五,进入C组决赛。21日,郝佳晨、李丹、刘晶组队迎战实力不俗的德国队取胜,总排名第五,创造该项目在冬奥会上的最好成绩。


我们把青春献给了速度滑冰


进入国家队之前,四人都至少有近十年的冰龄。


1990年出生的郝佳晨12岁开始学习滑冰,进入国家队之前在黑龙江省队训练。因为热爱这个项目一直坚持到现在,她对自己的评价是大器晚成,并相信自己可以走得更远。


李丹1994年出生,十岁开始练短道速滑,2016赛季从长春市队来到国家队,开始转项练习速度滑冰,她从小就喜欢体育、喜欢竞技。


1988年出生的刘晶是四人中的“大姐”,9岁开始练习滑冰,2013年就参加过世界杯的比赛,进入国家队后,刘晶得到了更为系统的专业训练。


韩梅是队里的小妹,其他人都亲切地喊她“小美”。1998年出生的她,9岁开始练习业余轮滑,11岁时,因为父亲当时喜欢短道速滑运动员王濛,希望女儿像她一样为国争光,韩梅被送到沈阳练习滑冰。两年之后,韩梅的父亲来看她训练,发现场地跟王濛比赛的不一样,还问女儿为什么过弯道的时候手不扶地面,经解释才知道韩梅练的不是短道速滑。阴差阳错走进速度滑冰,韩梅至今讲起这段往事还很感慨。


当记者问到四人为何而坚持,她们不约而同说“因为热爱”。日复一日在赛道上一圈圈训练,她们不觉得枯燥,反而找到了乐趣。


经受意外和伤病,还好有团队


郝佳晨、李丹、刘晶和韩梅在集体项目的训练较多,又在冬奥会之前频频“历险”,因此对“团队”有更深的体会。


因为自行车运动和滑冰的发力很相近,速度滑冰队内经常进行自行车训练。在一次训练中意外发生了。2017年6月,队员们在北京训练,因为是当时最后一堂自行车课,韩梅和队友有一点松懈。“一连7、8个人都摔了,起来之后,我的胳膊动不了。”韩梅回忆,若不是队里马上找最好的医生给她做手术,她可能无法继续这项运动。


在距离平昌冬奥会开幕还有50天时,郝佳晨在训练中摔倒,左脚冰刀割伤右脚的内脚踝,缝了十针。“当时拄着拐去训练场,感觉好脚都不会走路了,教练和整个团队的康复、理疗这一块都在帮我,一点点恢复起来。”郝佳晨感慨,“能参加世界杯第五站,现在还能正常参加奥运会,还能把团体项目打得这么好,真的很感谢团队的帮助。”


齐心协力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团体追逐赛的成绩是记最后一个冲线选手的时间,比速度,更考验团队合作,上场的三名选手需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才能取得好成绩。


郝佳晨一般承担领跑的角色,“我虽然不是起跑最快的,但是能把节奏控制好。”短道速滑出身的李丹在弯道上有优势,可以带着大家在弯道上把速度加上来,经常在三人中间滑行。刘晶和韩梅上场时会在第三的位置,主要负责要把速度保持住。


本届奥运会,有其他参赛队出现前两名选手与第三名选手距离相差很远的情况,在郝佳晨看来是默契出了问题,“场上三个人在一起滑,前面的人可以为后面的人挡风阻,我们取得的成绩跟配合有很大关系。我们是一直紧密在一起,能搭把手就搭把手,我们都尽量把自己的力量和支持传递给队友。”


中国队比冠军日本队冲线时慢了6秒15。对于追上这个差距,中国队的四个姑娘信心十足。“从去年5月集中训练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拼到奥运会第五名,我们的进步很大。”刘晶说。“我们个人水平都不如其他国家的选手,但是团体配合得非常默契,保持齐心协力这个优点,相信四年以后在集体项目和单项上都会有提升。”郝佳晨说。

公众号1副本[2](1).jpg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电话:0433--2753305
0 条评论
评论成功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欢迎发表您的观点
热门资讯
热门场馆